JN体育首页在线中国食品行业 月度十大新闻‖2024年2月

2024-03-27 18:37:5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这份文件题为《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是我们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重要遵循。

  过去一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聚焦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2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的意见》等重要改革举措,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同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更加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会议要求,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明确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推进方式,同时要求改革举措要有鲜明指向性,着手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只有征用后才可入市转让交易。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经济发展需要的大量建设用地难以满足,农村土地价值也难以实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式发展,向依靠技术进步、组织优化等带动的效率提升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望成为这盘发展大棋的“棋眼”,起到盘活全局的关键作用。

  此次会议为土地制度改革攻坚再部署,意义重大。为此,要统筹好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利用,立足各地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细化土地管理政策单元,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更好发挥优势地区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边界,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条控制线,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一些探索性强但又十分紧迫的改革举措,要深入研究、稳慎推进。

  2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3.8%。轻工业以占全国工业13.2%的资产,实现了全国工业16.7%的营业收入和18.1%的利润,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发展。

  生产持续回升,2023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市场稳步复苏,2023年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7205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3%,同比增长5.7%。食品工业稳定器作用更加明显,2023年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饮料精制茶制造在内的食品工业产需持续恢复、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轻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优势民生产业。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产业链完备、配套能力强、市场化程度高的轻工业大国,轻工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的态势更加明显。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轻工业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基础研发存在明显不足,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技术研发相对薄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质量是生命,锻造形成强大、持久的新质生产力是根本。要大力推进轻工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推进轻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业态;完善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下一阶段,要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当成轻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科技创新、服务创新,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优化科技服务体制机制,从技术上、体制上打造轻工业发展新优势。

  2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依法科学行使罚款设定权,政府立法要严守罚款设定权限,科学适用过罚相当原则,新设罚款和确定罚款数额时,该宽则宽、当严则严,避免失衡。要严格规范罚款实施活动,任何行政机关都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不得随意降低对违法行为的认定门槛,不得随意扩大违法行为的范围。要全面强化罚款监督,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对社会关注度较高、投诉举报集中、违法行为频繁发生等罚款事项,要综合分析研判,优化管理措施。

  罚款看似是“小”事,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地方营商环境。有企业直言,判断一个地方投资和经营环境是否友好,当地的罚款多不多、杂不杂是重要的观察窗口。现实中,群众对执法随意、标准不一、顶格罚款等也怨言颇多,大家都期待行政执法的程序、过程和结果更加公平公正。《意见》强调了并非只有通过重罚才能体现管理水平,行政执法要坚持过罚相当、宽严相济,避免畸轻畸重、显失公平。只有依法合理细化具体情节、量化罚款幅度,坚决避免乱罚款,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才能体现地方治理的进步,并真正实现为企业纾困解难的目标。

  此次出台的《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的设定与实施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对于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确保行政处罚公正合理以及保护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意义深远。同时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地方治理水平。期待各地落实落地相关举措,同时加强针对性监管,增强相关法律法规及《意见》的可操作性,线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

  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

  《指南》同时规划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指南》规划了协同降碳标准,主要指通过企业内部协同、上下游协同、产业链协同等方式实现协同降碳的相关技术与装备,包括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减污降碳协同、产业链协同等标准。

  工业领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点对象。标准体系建设是“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我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现行和在研标准项目共有166个。

  此次发布的《指南》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聚焦急需标准的制定和现有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产品降碳、工艺过程控碳、协同降碳等方面,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指南》的出台有助于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作用,通过加快标准制定,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必将更好推进工业领域向低碳、零碳发展模式转变。

  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JN体育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JN体育首页在线、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20多年前,我国引入循环经济理念。20多年来,我国在新兴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经验不断积累,规模不断扩大,成效显著。但同时,我国一些主要资源外采率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上仍然偏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性扭转,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且空间巨大。

  2月9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2023年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新增1964.0万种,消费品总量达19173.7万种。

  2023年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41大类消费品中,共有39类实现增长。增量排位前十类别中,机动车辆相关产品、家用或办公家具和陈设、个人配饰同比增长位居前三,分别增长120.0%、66.8%、51.1%,增长势头强劲;电气用品、厨房用具和餐具分别增长47.5%、47.1%,增速较上一年提升近一倍,巩固了持续向好增长态势;食品/饮料和烟草、美容/个人护理和卫生用品分别增长36.1%、33.7%,实现由稳步恢复转为实质增长。

  商品条码是商品的唯一身份标识,也是商品在市场流通的“身份证”和“通行证”。2023年,我国新增消费品增速4年来首次转正。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新增近2000万种,折射出国内市场消费复苏、活力昂扬的喜人态势。

  随着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旅游、娱乐业等服务型消费强力带动,居民购物需求加速释放,促进消费品供给成功转入正增长区间,这标志着我国消费市场已转入持续增长轨道。跟踪“小条码”,可以看出消费总体复苏的态势,同时也能反映出不同地区的消费活力,对亿万商品进行大数据画像,并从中发现消费新趋势。商品条码是由企业申请登记的,是商品真正进入市场的表征。这一统计数据的回升,说明消费市场的回暖在切实带动供给端的生产加工。

  2月22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5%,消费市场年味浓、活力足、人气旺,销售较快增长,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商品销售亮点纷呈。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7%;一些大型连锁超市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近20%;电商平台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1%。

  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折射镜,春节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折射出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潜力,也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向好动力。在消费持续回暖的背景下,我国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活力与多样性,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结构调整,以及服务消费持续增长、文旅消费热度上升成为2024年春节消费市场最显要的特点。消费正在逐渐发挥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作用。

  春节消费市场的火热,不仅意味着强劲的消费活力不断推动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同时也是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效应的综合显现。用好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借力春节消费热浪,以消费为有力撬点,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就能充分激发活力,为今年经济乘势而上奠好基、开好头。

  2月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通知提出,2024年度以设施养殖和绿色低碳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畜种须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范围之内,创建的养殖场须在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备案,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参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现场考核评分参考标准》,细化并完善本省份创建标准并组织开展创建。

  近年来,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上下联动,紧紧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建立健全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着力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2018年以来,全国累计创建了1000多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

  畜禽养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广大群众带来优质的肉蛋奶,满足群众的营养需求。规模养殖比重越高,生产波动的风险就越小,保障市场供给的基础就越稳固。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过程中,推动规模养殖场与中小养殖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将推动大中小养殖企业实现养殖现代化,助力畜禽产品稳产保供。

  据农业农村部2月5日消息,自我国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累计授权量超过3万件,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近94%,为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目前全国推广面积排名前10位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品种中,授权品种占比达90%,其中98%为自主选育品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随着我国种业振兴的步伐日益加快,自主创新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新修改的种子法扩展了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和保护环节,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加大了侵权假冒处罚力度,切实激励原始创新。农业农村部与最高人民法院签署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推动出台侵权纠纷案件审理最新司法解释和加强涉种子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印发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的指导文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有机衔接,初步构建了种业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这些市场净化“组合拳”,充分彰显了国家保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持续深入优化种业市场环境、强化种业科技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更好支撑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更好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