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常识 /MANUAL
高校呼吁JN体育学生诚信跑步锻炼怎成了“任务”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呼吁学生诚信跑步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利用外挂软件假跑、骑车代跑、找人替跑等作弊行为。为此,一些学校还在跑步App等后台开启了行为不规范检测系统,一旦发现作弊行为将按照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高校开展校园跑步打卡、特色马拉松等课外锻炼项目,初衷当然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有医学专家就指出,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应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果想要保持更为强健的体魄,中强度运动可以适当增加到每周300分钟。显然,如果仅凭每周有限的体育课时,这样的锻炼额度是远远达不到的。通过恰当的机制,将体育锻炼融入学生的校园日常,无疑能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只是,面对学生花式“糊弄”课外跑项目的情况,学校也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学生会对锻炼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甚至不惜花钱找代跑“了事”呢?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他们更多将课外跑视为令人“头大”的任务和累赘,而不是可以享受其中的健康生活方式。
对此,有一种对照现象值得反思:很多人虽然从小到大都体验了各类体育课,却直到工作之后才真正发现运动的魅力。比如,有人会每周雷打不动地跟着刘畊宏、帕梅拉等线上教练打卡运动,有人会在网球、游泳、飞盘等运动中释放压力。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大学中,体育运动常常会变为一种关乎学分、成绩的强制性运动,导致学生难以用一种松弛的心态好好感受运动的快乐。笔者的一位朋友就分享过自己“奇葩”的体育课经历:因为怕体育成绩拖后腿,哪怕自己对瑜伽等课程感兴趣,也会连续几个学期选同样的排球课,打出成绩的“安全牌”。不少学校的课外跑项目,也只是僵化提出每学期多少公里、打卡多少次的要求,难免让人感到精神紧绷、内容枯燥。
其实,运动形式本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体质和特长不同,又何必局限于跑步这一种方式?学校推广课外锻炼的目的,应当是创造充满活力的运动环境,让学生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逐渐养成自主运动、科学运动的习惯。
对此,高校不妨转变思路,与其在升级系统、防止作弊上“严防死守”,不如给学生提供更多运动场地和器材,让他们充分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就拿有氧运动来说,除了跑步,还有游泳、健身操、骑自行车、跳绳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多元尝试中自由探索,才有可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受益终身的运动方式。
近些年,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不少短视频平台,讲解运动机制、营养健康的知识性内容都颇受欢迎。很多年轻人都对哪些食品是“热量炸弹”、哪些有助于减脂增肌、自己的理想燃脂心率等内容展现出浓厚兴趣JN体育。其实,这些健康常识,也可以有机嵌入学校课程之中。当学生更了解身体的运行机制,明白自己为何锻炼时,也就能更加主动、科学地投入运动之中了。
运动产生多巴胺,本应是一件带来快乐的事,不该成为“能推则推”的任务。高校在开展校外锻炼活动时,不妨少一些强制,多通过举办活动、激励制度等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运动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